余谨以至诚,忠贞职守,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佛罗伦斯南丁格尔
白衣天使
是人们赋予她们最美的名字
她们用对生命的大爱
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
她们用温柔的呵护
守望着万家康乐的幸福
今天是第个国际护士节
“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
是今年护士节的主题
让我们一起祝她们节日快乐!
01
医院张敏:“保家”战疫后浪在前
在很多“前浪”眼中褒贬不一的“90后”,在疫情发生后,却勇敢的成为了战“疫”一线主力军中的一员。
张敏,一个95后,在驰援湖北的通知下达时,不顾前方的危险,瞒着家人,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报了名,在请愿书上铿锵有力的写着“家乡有难,必义无反顾的支援”。在等待通知的日子里,她分秒必争地练习各项专业技能,以使自己具有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能力。
年2月11日,当接到作为广东省驰援荆州第二批医疗队前往湖北的通知时,她迅速收拾了行李,带着领导和同事的叮嘱踏上了前往荆州的路途。在被分配医院后,她又主动请缨去隔离重症监护室。她说“我是ICU护士,让我到病情最危险的地方去!”。
在荆州市一重症病房开始工作后,张敏迎来了新的挑战。小小个子的她,日常要为重症患者做吸痰、动静脉采血、上呼吸机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平常对她游刃有余的操作,在防护服、护目镜、三层手套防护下的工作模式令其很不适应,给患者抽血操作难度极大,很难确定动脉搏动位置,抽血操作完全凭经验,特别是戴着防护面屏加护目镜,呼吸时产生的水汽,让她如雾里看花,完成操作时往往已满头大汗,累得喘不上气来。出征前,无数次想象过援鄂期间可能遇到的困难,但真正到了荆州后,才发现一切超出想象,连正常的呼吸都感觉困难,另外,因接触的都是确诊的重症病人,并且一起工作的医务人员中也有感染新冠病毒肺炎的例子,心理压力可谓不小。
然而,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张敏并未退缩。一方面她加强自身防护。她说,“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医治患者”。另一方面,队友、患者也给了她许多鼓励,让她更有信心地去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
接受了如此多的爱和鼓励,她也将这份爱传递给了患者。面对有轻生念头的患者爷爷,张敏会在繁重的治疗工作之余,主动与他聊天,了解到爷爷担心费用这方面的问题,张敏向爷爷耐心解释,“费用国家都包了,自己治疗是不需要花钱的”,以消除他的顾虑。爷爷在她的陪伴和鼓励中,更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病情。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张敏说,“此次的抗疫经历丰富了我的职业生涯,以后在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畏惧,做一朵永远奔腾的浪花”。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02
医院杨华邦:提灯照亮前路的“男丁格尔邦”
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医务人员纷纷驰援湖北,医院护师杨华邦,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广东省援鄂医疗队,火线支援湖北一线,并在2月11日选派于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抗疫工作。
从2月11日至3月28日,杨华邦一直站在疫情最前线,47个日日夜夜一直和新冠病毒作斗争,多少的艰难,多少的思念,他都一一克服,只因他有着一个“不破楼兰誓不回”的坚定信念。
在荆州的第一个夜班。凌晨交班时,一名重症新冠肺炎的阿姨,突然出现躁动不安,血氧饱和度在短短十几秒内,就从%下降到70%多,病人呼吸极其困难。他第一反应就是发生了人机对抗,立马加强镇静,很快阿姨就恢复了安静状态,血氧也随之回复至正常。这次如果不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后果将不堪设想,可能迟发现一分钟,都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在隔离监护室,杨华邦不仅专注专业技术,还重视患者人文关怀,及时发现患者生活及心理需求,并予以干预护理,让新冠患者更觉温度护理。例如一位老阿姨患者望着饭盒一直没有进食,杨华邦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有房颤既往史,且处焦虑状态。他遂即照顾患者进食,并积极与医生沟通,准备丹参滴丸。
凯旋后,杨华邦坦言,在赴鄂路上,他心里其实也有点害怕和顾虑的。毕竟在这个年龄段,上有年迈高堂,下有待哺小儿。但是让他感动的是,父母知道他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后,十分支持儿子的决定,主动要求回到茂名老家,以减少他的后顾之忧,而妻子曾经也是一名医务人员,更是理解丈夫的做法,她对杨华邦说:“你安心在前线作战,我虽不能与你并肩作战,但我会在后方照顾好老人、儿子,你放心,医院作为我们保驾护航的后盾。”凯旋时,杨华邦说:他最感谢的还是他的家人,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能够懂他、支持他,照顾好家里,是他这一生最大的福气。每次担心家里的时候,想想有家人这个坚实的后盾和安全堡垒在,心里就踏实很多。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杨华邦同志最喜欢的一句话,由于在疫情抗击战中表现出色,杨华邦再次被选派为广东省最后留守荆州的13名医疗队员之一,继续在一线抗战直至荆州病例清零。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03
医院宋慧红:身着白衣逆向而行
宋慧红自年起担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十二年来白衣执甲,屡次在禽流感、登革热等流行病暴发期间,带领护理人员开启应急病房,做好院感控制,严格防控疫情,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她再次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坚守应急病房成为最美“逆行者”。
自春节开科以来,从发热门诊到应急病房,宋慧红总是行色匆匆地奔走于科室的楼上楼下。上报疫情、防护培训、操作指导护士们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防护,对接诊的发热病人进行严格筛查。看着她不分昼夜地忙碌,同事们都心疼地劝她适当的休息两天,她却说: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现在必须争分夺秒做好防控,我可以坚持下去的!
作为护士长,宋慧红的工作任务不仅仅是照顾病人,还要带领一群和她一样奔赴在抗疫路上的白衣天使们。他们大多数是年轻护士,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为了保证工作效率,宋慧红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不厌其烦地深入隔离病房手把手指导。疫情初期,大家对新冠病毒的了解有限,还存在一些恐慌心理,她在做好科室管理工作的同时第一时间对护士们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随后由于工作强度增加,宋慧红还会帮助护士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就这样,在她的淳淳善导下,她科室的医护人员总是以最好状态,背负着艰巨的任务,有条不紊、信念坚定,全力以赴救治病人。
随着境外疫情的不断攀升,选择回国的人越来越多,医院作为白云机场接收境外入境人员排查新冠肺炎的四家医疗单位之一,在这酷热的天气里,宋慧红再次逆流而上,带领着发热门诊及应急病房护理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衣物,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一直无怨无悔的持续着……
没有豪言壮语,她只有责任与爱心守护着花都区人民的健康,在危难时刻,用一种最真挚、最质朴的方式,温暖着身边人,为花都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做出突出贡献。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04
医院应急病房护理组:战疫情护生命,我们在行动
新冠疫情发生后,医院作为我区唯一一家新冠医院,迅速成立组建应急病区,与疫情防控前哨的发热门诊,一同实行24小时应诊。
组建应急病房护理组的第一时间,护理部收到各种形式的请战书和请战短信,全组护理人员化身为抗“疫”战士,责无旁贷,挺身而出。医院从各临床科室选拔有经验、业务水平高的护理人员组成应急病房护理组。他们中不仅有参与抗击非典的“老将”,也有参与抗击H7N9禽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的“90后功臣”,他们支撑起整个应急病区的正常运转。
在收治工作的前期准备中,护理组与各职能科室加班加点商讨隔离点的防护细节,规范每一步流程,制定相关的工作指引,一遍一遍地排查隔离病区风险点,检查流程是否合理。在医务人员不足、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为了节省防疫物资,身穿防护服的他们在上岗期间,尽可能的不喝水、不吃饭,以超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始终如一地认真细致查房、全程观察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及时标本采集、规范治疗操作。
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每天接诊约一百多人次的就诊人数,接收上百人次的咽拭子采样,护理组在有限的物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做好防护措施,至今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他们不仅承担该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防控工作,正确指导医务人员防护,还针对院内外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穿脱及咽拭子检测等知识技能进行了多场的培训,累计培训医务人员超过人次。
除了完成常规护理操作外,护理组还充当保洁员、心理治疗师、康复师。他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患者生活,一日三餐,污物处理。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同样也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为有效缓解了病区患者在防疫期间产生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护理团队耐心地与患者和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减少因疫情和隔离带来的过度紧张、焦虑情绪,有效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
截止目前,发热门诊累计接诊人次,应急病房累计收治人次,累计出院人,有效控制了花都区内新冠疫情的蔓延,为人民健康筑牢安全防线。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05
口腔科帅香英:并非生而勇敢,只愿勇往直前
年的新年即将来临之际,家家户户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悄然而至。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并开始在全国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1月23日,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接到指示,立即启动重大突发卫生公共事件一级响应,开展新冠肺炎的排查工作,同时迅速召回所有休假的医护人员。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做准备。
疫情当前,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工作了11年的护理人员,我心里明白,此时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白衣天使的责任。当护士长说要安排我去发热门诊时,我没有多想,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防控疫情的一线征程。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我坚定地走进了隔离室,开始采集咽拭子。
这些操作不难,可当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N95口罩、双层手套以后,行动、视野受限,操作难度明显加大。特别是在采咽拭子时,我们站在患者面前,由于操作刺激了患者的咽喉部,患者很容易发生恶心、咳嗽,被感染的风险极大。面对这些困难,我告诉自己沉下心来,冷静面对,努力想办法一一克服了。
工作的难度还是其次,最难熬的是需要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6小时。为了节约防护服,在这期间,我尽量不吃饭,为了减少上厕所尽量不喝水。长时间不喝水又连续工作,使我感到口干舌燥、缺氧、头晕,加上防护服的不透气,防护镜内的雾气早已布满镜面看不清。每天完成工作后,脱下防护服,脸上都留下深深的口罩勒痕,双手也被衣服和手套捂得全是压痕,手掌开始长起了湿疹。对此,我都无所畏惧,因为这就我的使命,就是我的职责,我很清楚这身白衣承担的重任。
医院发热门诊护理组长,我肩上承担了沉甸甸的责任。每天及时根据国家最新指示更新我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新冠肺炎的新认识,以便更好的开展工作;带领全组护理人员进行日常环境消毒、物品、登记、标识指引等工作。同时,与院区发热门诊负责人及时沟通,逐条落实院内感染防控的各项举措:废弃物的处置,病房消毒的落实。1月31日至今共采集咽拭子多例。
有人问我,你害怕吗?我是一名护士,并非生来就勇敢,但在疫情面前,我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我只是奋战在疫情防控战中千千万万医护人员中的一员。我相信,疾病与灾难都将成为岁月里的尘埃。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06
产六科黄智玲:疫霾未散,站好每一班岗
医院普通的一个产科护士,于年4月20日接到科护士长传达的任务到院区采集咽拭子。刚得知消息的时候,心里有喜有忧。喜医院挑选的一员,担负这光荣的使命,忧的是生怕自己感染,怕父母担心。
自广东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后,医院也开始了严谨的疫情防控工作。可正当人们觉得疫情接近尾声的时候,全球的疫情才刚刚开始。近期,很多华侨华人及外国人纷纷前来中国,广州成了接待他们隔离的中转站。医院的任务,到门诊给病人采集咽拭子做核酸检测。
采集咽拭子的工作繁重,再加上需要上夜班,作息混乱,经常白天犯困,晚上失眠,饮食不规律,连生理期都有点混乱了。此外,广州连日来天气炎热,连续穿戴防护服、护目镜工作6小时,工作时衣服头发全是汗水,护目镜布满雾珠,工作起来比平时困难很多。尽管这样,我却不敢有丝毫懈怠,坚持认真谨慎采集每一份标本,告诉自己绝不能有误。
由于我在产科工作,需要给新生儿采集咽拭子,新生儿科的温度本来就比普通科室的温度高,还没开始采集的时候,包裹得密不透风的我早已大汗淋漓,护目镜已模糊了一半,等到把新生儿的标本采集完毕后,衣服已经完全湿透。而我顾不得歇息,又得马上到急诊采集咽拭子,此时在急诊等待的人由于时间过长,有人早已不耐烦:“怎么要等这么久”,“医院不会多增加点人手吗”,“大家时间都很宝贵”……这时,我们在采集咽拭子时还得安抚孕妇和家属的情绪,虽然工作辛苦,但在得到病人的理解时,却觉得自己再难也能撑下去。
其实,比起武汉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工作强度微不足道,不过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只要疫霾还没散去,我都要站好每一班岗。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07
普通儿内二区滕翠翠:若有战,召必回
我叫滕翠翠,现任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医院)普通儿内二区护理组长一职,自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临床一线护理工作。曾担任多年护理组长及护理二线一职,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服务热情周到,医院的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带教老师。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是有一点特殊,儿童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大不同: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疾病特点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护理措施。由于儿童自身的特点以及年龄小,不会或不能准确描述病情,不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所以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除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应细微敏锐,发现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救治。
记得有一次,我们科室收治了一名三个月的重症肺炎脑瘫患儿,他有很多基础疾病,当时我是他的责任护士,住院期间,由于工作的原因,其父母都不在身边,只有奶奶在身边照料,患儿病情危重,更需要我们的精心护理,我每天早上上班后为他擦身、换纸尿裤,翻身、拍背等,先把基础护理做好,然后再为患儿做治疗及用药,还有每次为患儿留置针穿刺都看到奶奶那种紧张的眼神,我都告诉奶奶不用太紧张,相信我们,幸运的是,我每次都能一针见血,奶奶为我竖起了大拇指,心理莫名的感动,经过十多天的治疗患儿出院了,患儿家属亲自向我表示感谢,我感觉一切都值,因为我是一名“白衣天使”。
在新冠肺炎疫情国内防控形势一片向好的环境下,外防输入成为了战“疫”的重中之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作为广东省最大国际航空枢纽,防疫工作压力持续加码,形势日益严峻。3月10日下午,我正好在休息,医院的紧急通知,按照卫健委的要求,医院安排我带队去支援广州白云机场疫情防控工作,当时心理就在想,现在我们国家正面临着严防海外疫情输入,作为一名护士,能被选派到最前线参加抗疫我感到十分光荣,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卫生检疫工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鼻咽拭子采集,血液样本采集等措施对旅客进行排查。
转眼间,去机场支援到现在快两个月的时间,从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可以从容且勇敢地面对工作。虽然中间有汗水,但也着许多感动,记得有一位老人家在飞机上由于怕传染不敢吃东西,下了飞机又要等着做核酸检测,长途奔波的她感觉身体已经十分疲惫的,看着就很心疼,我给她做完鼻咽拭子时,她拉着我的手说:“你们辛苦了。”当时我的鼻子一酸,感觉一切努力都值得。说了句:“谢谢配合及理解。”虽然穿着防护服又累又闷,有时一天下来可能饭都没空吃,而且面部红肿,有压痕,耳部皮肤压红,每次下班后,都疲惫不堪,但我们支援的没有一个胆怯及畏缩的,这样的一份坚持、这样的一份坚守,得到了海关领导的一致赞扬。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迎接胜利的曙光。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猜你喜欢
来源:花都医院、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李继宗通讯员刘贤丽方阳亲
原标题:《花都的天使们,节日快乐!》
治疗白癜风的药 http://pf.39.net/bdfyy/[详细]
孩子生长发育迟缓、身高矮小,在儿科里面都是一种病!要想不花冤枉钱,[详细]
治疗白癜风的药 http://pf.39.net/bdfyy/[详细]